------------ 正文卷 ------------ 第一章 醒来 ------------ 第二章 刁难 ------------ 第三章 死因 ------------ 第四章 不信 ------------ 第五章 母女 “要不是韩表哥及时出手解围,这府里上下怕是都要传女儿私会外男牵扯不清,姑娘家的清誉尽毁,到时候祖父是不是就更有理由把我送给别人做妾了?” 谢氏脸色一变,“你胡说什么?从哪里学来这些自认低贱的话,你是沈家嫡女,怎么会给别人做妾。” 沈琬昭笑得落寞,“不然您以为半个月前为何女儿会无缘无故地落水,还险些丢掉性命。” 心里默道,不,已经丢了,以前的沈琬昭半个月前就死了。 不知谢氏知道真相后,会不会后悔。 谢氏以前还是疼过她的,但自从生下三房嫡子沈云煜,对沈琬昭的那份疼爱突然之间全都转移到沈云煜身上去了。 她六岁就自己住到了青萝院,只有孙嬷嬷和大她几岁的玉竹陪着,后来孙嬷嬷怕她无聊,这才领了性子活泼些的云珠回来。 沈琬昭心想,这般爹不在娘不疼地长大,难怪养成之前那副谁都可以欺负的软弱性子。 谢氏被沈琬昭的话震惊到了,之后便是愤怒,“他们怎么敢,怎么敢!” 见她怒意不像假的,沈琬昭紧绷的心才暗自松了些。如果谢氏选择放任不管的话,那和沈老爷子对抗就更难了。 还好,不管什么原因,至少谢氏也反对。 这个时代讲究礼教孝道,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沈三老爷和谢氏都站在沈老爷子那边,她还真没法儿阻止。 谢氏到底是谢氏,身上的矜傲让她不容许自己失态,她看着沈琬昭含泪的眼眶有刹那失神,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你放心,我绝不会容许他们把你送给别人做妾。” 沈琬昭听出她话里的斩钉截铁,还有骨子里的傲气。 不由想起谢氏的娘家,谢家以前也曾盛极一时,谢氏的父亲也就是她的外祖父当年官至内阁大学士,深受先皇重用。 后来先皇驾崩秦王继位,谢首辅被革去官职贬至岭南,谢家就此失势。 否则以谢氏的身份也不会嫁到沈家,可谢氏几乎生长在全盛时的谢家,谢家嫡女的身份让她从骨子里带着世家贵女独有的骄傲。 自嫁到沈家来,尽管她从不顶撞沈老夫人,侍奉周到,礼节上挑不出半点差错,但沈老夫人就是不喜欢她。 不过谢氏也做不来伏低的姿态,因此没少被沈老夫人为难。连带的松寿堂有什么好东西,也从来轮不到沈琬昭。 “你祖母她对我不喜,平日里没事就别去她跟前,免得把对我的怨气撒到你身上。” 沈琬昭点头,“女儿知道。” 谢氏觉得她的目光有些刺人,微微偏过头,“你弟弟他还小,你长大了该懂事了,煜儿他跟你不一样。” 沈琬昭沉默,良久才点头回道:“嗯。” 明明就在面前,母女俩却相对无言。 谢氏看着已经出落得样貌和自己有几分相似的女儿,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 沈琬昭走出清晖院的时候,才发觉天边已隐隐有了暗色。 云珠在里面不敢多嘴,一出来便活泛了,小脸失望抱怨道:“夫人怎么也不说留您用个饭,这天儿都快黑了。” 说完又突然觉得不对,连忙看了看沈琬昭的脸色。 沈琬昭失笑,“许是忘记了吧,咱们院子里的饭食不好吃吗?” 云珠见她这样悄悄松了口气,胆子也大起来,“姑娘又笑话奴婢,咱们院子里厨娘的手艺好,做的吃食连老爷都夸赞过。” 沈家上下都知道,沈三老爷口味挑剔,对吃食极为讲究,能得他一句夸赞不容易。 “那厨娘,还是孙嬷嬷亲自挑的吧。” 她记得孙嬷嬷说过,这厨娘以前在谢家当过差,后来谢家败了,仆人走的走散的散,却没想辗转又在扬州碰见,便叫来沈家了。 孙嬷嬷跟着她娘陪嫁过来,也是谢家的老人了,要不是孙嬷嬷护着,以原主那性子早被吃干抹净了。 只是两年前,被她亲手下放到了庄子上去。 哪怕如此,孙嬷嬷还费力替她留下了玉竹和云珠两个丫头,不至于身边连个亲信儿都没。 进了院子,玉竹已经在屋里候着。 沈琬昭坐下歇息,看着屋子里只留下来的两人道:“差人去庄子里把孙嬷嬷叫回来吧。” 玉竹抬头,一向沉稳的她也不免露出喜色。 急忙道:“姑娘这话可当真?” 她和云珠都是孙嬷嬷一手带起来的,跟孙嬷嬷感情很深,三年前姑娘被二房那些人逼得将孙嬷嬷放到庄子上去,她只能干着急,现在听到姑娘要把嬷嬷接回来如何不喜。 “当真,咱们院子里也该清理清理了,嬷嬷回来正好。” “太好了,孙嬷嬷回来定能把那些坏心思的收拾得干干净净,奴婢这就去叫人。”云珠憋不住,高高兴兴地跑了出去。 玉竹也高兴,但还是忍不住说道:“这性子,姑娘你总惯着她。” 沈琬昭笑笑,话虽这么说,但不管玉竹还是她都知道,‘沈琬昭’以前性子软又心思敏感,就得有个像云珠这样大大咧咧的陪着说话才好。 高兴完又有些担忧,“只是现在院子里管事的是朱嬷嬷,姑娘这样把嬷嬷叫回来,朱嬷嬷定不会罢休,咱们是不是先瞒着她。” “不用,她要闹就让她闹,闹得越大越好。” 沈家现在就像一潭既不清澈、也不流动的深水,她什么都看不见摸不透,就要丢下颗石子好好瞧瞧,往哪边儿跳的是哪些人,看清楚了才能好好把日子过下去。 至少不像以前那样,谁都能往她院子里送人,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给她使绊子。 沈家这么多姑娘,沈老爷子偏选中她去给人做妾,不就是因为她软弱好欺吗? 想到此,沈琬昭微微皱了皱眉头,半个月前沈老爷子还很坚决,更狠得下心,为了沈家的利益牺牲个孙女算什么。 这样的他不可能因为她反抗一下就轻易放弃,到底为什么没有再逼她?这是沈琬昭最大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更不敢掉以轻心。 ------------ 第六章 小闹 冬日里的阳光给院落镀上一层金色,照的人直暖进心底。 沈琬昭坐在靠窗的桌案前,拿着一本山河志看得入神。 棉布门帘从外面被人掀开,玉竹脚步轻快地走进来,面带喜意道:“姑娘,外面果然打起来了。” 沈琬昭放下手里的书,看向她。 “奴婢把孙嬷嬷要回来的消息放出去,朱嬷嬷就坐不住了,变着法儿地来跟奴婢打探消息。 奴婢照您说的,说姑娘你已经找着证据,三年前是咱们冤枉了孙嬷嬷,还打算请老爷出面作证替孙嬷嬷洗清污名。” 玉竹说得越发兴奋,“原本她还不信,奴婢明里暗里提了句西院,脸色立马就变了,气冲冲地去找负责采买的田嬷嬷理论,谁知田嬷嬷也是个泼辣的,当场还手扭打起来,听说把朱嬷嬷脸都抓出血道子了,朱嬷嬷这会儿正堵在院门哭闹骂街呢。 只怕两人再闹会儿,就传到松寿堂老夫人那儿了。” 沈琬昭笑笑,沈老夫人真就不知道吗?恐怕不见得,单看愿不愿意管罢了。 “松寿堂那边派人过来问话没?” 玉竹摇揺头,“没有,倒是四夫人和大夫人院里差人来问过。” “嗯,她们问了什么?” “就是问哪个嬷嬷在闹,奴婢就按您说的如实告诉她们了。” 朱嬷嬷是二房的人,这沈家上下都不是瞎子,但凡有点心的怕早都知道了。 二房做事强势霸道,得了最大的好处还不知足,恨不得把整个沈家都攥在手里,她就不信四婶没有怨言。 至于大房,那说起来就更攀扯不清了。沈老夫人是老爷子的继室,原配在生下长子后就过世了,所以其实大房才是沈家名正言顺的长子嫡孙。 只是二老爷有官职在身,又得老爷子看重,所以沈家的银钱用度总是先紧着二房,大家平日里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相安无事。可那不代表什么都能忍,今日是她沈琬昭的院子,明日说不定就是大房、四房的院子了。 玉竹想了想,又问道:“奴婢还是想不通,为何姑娘料定朱嬷嬷会去找田嬷嬷算账?” 沈琬昭沏了杯茶,不急不缓地端起来喝了半口,“你也倒一杯喝喝。” 玉竹连忙摇头摆手道:“奴婢不敢,这是老爷亲自差人从韶州府买回来的漕溪寒露茶,听说是进贡用的,奴婢哪能糟践这等好物事儿。” 沈琬昭见她怎么都不肯喝,也不勉强,自放下茶盏道:“漕溪茶气味清甜,茶香悠长,我虽然不像爹一样是其中行家,但茶好不好还分得清。这壶里的,分明就是再普通不过的茶水。” 其实以前的沈琬昭未尝喝不出来,只是性子软选择了忍让,而现在她不打算再让。 玉竹先惊后怒,愤愤气道:“她们怎的恁大胆子!贪墨主家财物,打死了官府都不管。等孙嬷嬷回来,定要叫她好好收拾这些丧良心的婆子。” “好了,别气坏自己。”沈琬昭倒是很平静,这青萝院里里外外早让这些人吸血扒了个干净,还有什么好气的。 “前日让云珠去打听了田嬷嬷的家里,还记得吗?” “奴婢自然记着,田嬷嬷有个儿子,在外面赌银子输钱,叫人打断腿丢回去了。不过这事儿已经过去好几年,田嬷嬷那儿子前些时候成亲连媳妇儿都娶了,和这有什么关系?” 玉竹想了想,又道:“听说娶的那姑娘模样还不错,可惜嫁给这么户人家。” 沈琬昭接着她的话,“那姑娘不仅模样不错,还能干持家,邻里都称赞不绝。你说这样的姑娘,怎么会嫁给一个残了腿的赌徒?” 玉竹脸色变了变,“莫不是家里卖给田大朗的?” 她是个丫鬟,对这种穷人家卖女儿的事见得多了。 沈琬昭脸色慢慢变淡,“不管如何,总归跟钱脱不了干系,娶这么个儿媳妇给自己腿被废了的儿子,要花不少钱啊。” 这钱从哪儿来呢? 田嬷嬷家里男人只是个杂役,而她一个管事婆子,虽然管着青萝院上上下下的物事儿采买捞点油水,但青萝院可不比别处,沈琬昭不讨老夫人喜欢,有什么好处都轮不到她,只靠那点儿月银领着花销用度,自己手里都紧巴巴的,更别说打赏院里的下人了。 “难怪田嬷嬷才舔着胆子,连老爷给姑娘的寒露茶都敢偷换了去。”玉竹很气愤。 “可是我们知道田嬷嬷是换了茶叶,朱嬷嬷却不知道,她只会以为是我给了田嬷嬷好处,她才会有银钱给断腿的田大朗娶媳妇儿。” “所以姑娘故意让奴婢告诉朱嬷嬷您找到证据,要替孙嬷嬷澄清,只怕那朱嬷嬷还以为是田嬷嬷给了姑娘您证据,收了您的银钱呢。” 沈琬昭笑笑,看着面前的茶盏,一点也不介意里面的普通茶水,甚至这茶叶还觉得有些顺眼。 外面吵得越来越凶,但除了早上大房和四房的人过来打听外,便再也没别人过来。 向来耳目通达的沈老夫人,这次更像完全不知道一样。 沈琬昭一点都不着急,继续看她手里的山河志,慢悠悠地时间过得飞快。 到了晌午,朱嬷嬷和田嬷嬷像反应过来什么似的,也慢慢消声儿了。 只是朱嬷嬷脸上多了几道口子,脸色更阴沉了些,下面的人都不敢惹他。 沈琬昭院子里的动静,外边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只是松寿堂没动静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当作无事发生,沈琬昭也乐得清静。 扬州府今年这个冬格外冷,但腊八一过,到处就有了准备过新年的气象。 韩文进在沈家待两日就走了,自那次后,沈琬昭也再没见过宋昊。 沈老爷子倒是领着沈家小辈亲自设宴款待了一回,沈大老爷和四老爷作陪,给足了面子。但除她外,这次沈琬玉也没被叫去。 沈琬昭不知道是沈老爷子知道了那日在石林的事,还是别的原因,但听说沈琬玉在院子里哭闹了两天,出来后整个人都恹恹的,话也变少了。 ------------ 第七章 祸首 ------------ 第八章 身份 ------------ 第九章 父女 ------------ 第十章 较劲 ------------ 第十一章 无耻 ------------ 第十二章 撕破 ------------ 第十三章 偏心 ------------ 第十四章 强势 ------------ 第十五章 年礼 ------------ 第十六章 赠予 ------------ 第十七章 韩家 ------------ 第十八章 教训 ------------ 第十九章 变化 ------------ 第二十章 姻亲 ------------ 第二十一章 气愤 ------------ 第二十二章 女娃 “大表哥当然厉害,扬州府世族年轻一代里比得上大表哥的有几个?”韩四姑娘自豪道:“才华相貌样样出众,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姑娘才配得上。” 宋家大少爷宋渺家世显赫,才华过人,又生得一副好相貌,不知是扬州府多少女子爱慕的对象。 所以韩四姑娘这么说,一点都不假。 “你操心这个干什么,大表哥的亲事自有宋家舅母和外祖母把关,还能差了去?我看就是京里的公主、郡主都娶得。”韩秀滢拉着沈琬宜,往池心的亭子走,还不忘回过头来对沈琬昭她们道:“三表妹你们也过来啊,宋家拿过来的点心在咱们扬州还吃不着呢。” 沈琬瑶一点都不想和她们待着,拉了拉沈琬昭的袖口,悄悄给她递眼色。 沈琬昭会意,摇头婉拒道:“方才在那边园子里看到很多珍贵花草,我和四妹妹想去看看。” “那些花草不过是家里下人随便种的,有什么好看的。”韩四姑娘语气里掩饰不住嫌弃,看沈琬昭她们的眼神像在看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小户人家女子,“京里的点心可不是谁都吃得到,到时候你别又出去说我们小气不拿出来招待。” “谁说京里的东西不是谁都吃得到?我三姐那儿就有。”沈琬瑶最不喜欢被人看轻,不甘示弱地道。 “嘁,没有就没有,我又不会笑话你,干什么要做那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宋家拿过来的东西,可不是那随便就能买到的便宜吃食。” “四妹,不能这么跟表妹们说话。”韩秀滢劝解道,但她虽然这么说,但语气平静没有半点责备的意思。 沈琬瑶不服气,她自幼就被王家和沈庭俭宠着长大,自然不怕事,“我才没有打肿脸充胖子,你自己没见过就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我三姐外祖家可姓谢,现在三姐院子里的厨娘就是当年在谢家当过差的,你说她会不会做京中贵女喜欢吃的点心?” 韩秀滢脸色微变,沈家三夫人是当年谢家嫡女这事儿她听娘说过。当年的谢家,那是能跟宋家比肩的大族。 先皇驾崩后,谢首辅因为固守执见被贬,谢家从此一蹶不振,但到底是曾经位极人臣的谢首辅家,出个手艺了得的厨娘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韩四姑娘显然也知道这点,在沈琬瑶面前丢了面子很不痛快,“不吃就不吃,我们韩家招待不起你。” 说完甩甩袖子就往亭子里走去,再不看沈琬瑶一眼。 韩秀滢对沈琬昭示以歉意,也拉着沈琬宜过去了。 两方人不欢而散,等她们走远沈琬瑶才撇撇嘴道:“充什么大面子,大表姐和二表姐才是宋家的外孙女,跟她们有半点关系吗?一口一个表哥的叫得亲热,也不看看人家认不认她们做表妹。” 说完还对着那边的亭子翻了个白眼。 沈琬昭早就习惯她这样,心想韩家也水深得很啊。 韩老爷子已经不在了,现在当家的是韩家大爷,韩文进的父亲。但他上面还有位二叔,是韩老爷子的同胞兄弟。 韩家大爷颇有几分魄力,不然当初也不可能娶到宋家的女儿,可辈分压人,韩家二老爷子在韩氏族里又有些威望,所以虽是韩大爷当家,但也没少受到掣肘。 韩家大房跟二房的关系,也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和睦。 沈琬昭更不想踏进这趟浑水,拉着沈琬瑶往花台走,“你不是想去看花草吗,我方才好像就看到那边有上品牡丹。” “真的?”沈琬瑶眼睛一亮,“什么品种的?” “怎么,难道我说了你还能跟韩家求来?” “也不是不可以。”沈琬瑶真的在思考。 “姐姐,你也喜欢牡丹花吗,我可以送你啊。”突然插进来一道稚嫩的声音,沈琬昭二人都愣住。 只见旁边的高台上坐着个四五岁的女娃,脸微圆还有些婴儿肥,眼睛大大的,很可爱。 “你是,六表妹?”沈琬瑶不太确定地试探性问道,想起韩家还有位年纪最小的六姑娘,也是宋氏所出,但她没怎么见过。 小女娃似乎也想起什么,欢喜道:“哦,你们是沈家的表姐吧。” 韩念儿往前挪了挪,就要往下面跳。 沈琬昭吓得连忙接住她,这台子很高,都快及她腰间往上,韩念儿的小腿吊在上面晃悠悠的,离地面还有很长一截,真跳下来说不定得摔伤。 韩念儿被抱住,笑嘻嘻地扑到沈琬昭怀里。 沈琬昭把她抱下来放稳,问道:“你身边的丫鬟嬷嬷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儿?”她有些好奇,韩家不可能没安排人手照顾。 韩念儿努努嘴,可怜兮兮地看着她。很明显,她是偷偷跑出来的。 沈琬昭无奈,“我们先把你送回去。” 韩念儿立马抱住她的大腿,不放手,“我不回去。” 沈琬瑶眼珠子一转,“三姐,就让小表妹跟我们一块儿吧,反正这里她熟。” 沈琬昭想想也同意了,主要是韩念儿抓着她不放手,刚好叫住一个韩家的丫鬟去跟宋氏说一声。 半个时辰后。 沈琬昭看着蹲在花台里哼哧哼哧往外挖土的两人无语,沈琬瑶还一边挖一边指使韩念儿,“这株不要,太丑了,我外祖母喜欢开得素雅的。这个也不要,我外祖母已经有了……” 等会儿她该怎么跟韩家的人解释? 说曹操,曹操到。 “你们在做什么!”一道尖利的声音响起,蹲在花台里的两人同时被吓了一跳。 沈琬瑶看到是沈琬玉她们,心里松了口气,不高兴地道:“叫什么叫,差点吓死我了。” “六妹,你怎么在这儿,还弄成这个样子?”跟沈琬玉一起过来的是韩五姑娘,看到韩念儿一身衣裳全是泥巴,气得不轻,伸手就要把她拉起来。 韩念儿还蹲着,沈琬昭见她这架势很可能让韩念儿摔跤,上去挡在前面,“我们恰巧在园子里碰到六表妹,就带她一起了。” 韩五姑娘这才把视线转到沈琬昭身上,横竖看不顺眼,哼了一声道:“那你们应该把六妹送回她嬷嬷那儿去,而不是带她做这么低贱的活事儿,丢人现眼。” ------------ 第二十三章 礼物 “五姐,是我自己要送四表姐花花的。”韩念儿不高兴地撇嘴。 韩五姑娘安抚她,“你年纪小,当心被人骗了。这些花草虽然对韩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到底也值几个银子,难免有些人想占便宜。” 沈琬瑶本来就因为沈琬玉连带着也不待见她,现在更是气得不行,三两下从花台里站起来,指着鼻子道:“你在这儿拐弯抹角骂谁呢!” “说你呢,六表妹年纪小,不管谁说什么就听什么,不过四姐你可不小了,怎么也好意思跟个四五岁的孩童要东西,沈家丢不起这个人。”自从上次沈琬瑶在百宝阁对她冷嘲热讽,害她险些丢面子,沈琬玉连装都懒得装了。 “你!”沈琬瑶气得扑上去,被沈琬昭及时拉住。 沈琬昭低声劝告道:“好了,这里是韩家,闹大了也是你吃亏。” 沈琬瑶咬牙切齿,“难道就这么算了?沈琬玉这个吃里扒外的贱人,等回去我定要好好叫她好看。” 沈琬昭冲韩念儿招手,把她从花台上抱下来。韩念儿还不大乐意,蹬着小腿挣扎,“花花,我要给四表姐挖。” 安抚好她,沈琬昭转身冷冷地看着沈琬玉二人,“你们也看到了,六表妹要送四妹花草,她们姐妹之间玩耍而已,五表妹不用上纲上线,乱攀诬罪名。” “六妹还是不知事的孩童,没能耐送沈家的东西,你们少不要脸地拿她做筏子。” “六妹没有能耐,那就我做主!”一道男子的声音突然插入,就看到韩文进冷着脸走过来。 沈琬昭几次见到韩文进,他都是一副温和的样子,待人处事沉稳有度,好像从来没见过他不高兴,现在他的不悦谁都能看出来。 “哥哥,哥哥……”韩念儿迈着小腿飞快朝韩文进跑过去,韩文进无比熟练地一把将她抱起来,韩念儿立时心满意足地挂在他身上。 “我想给四表姐送花。”韩念儿眼巴巴地看着韩文进。 “念儿想送就送,家里的东西你想送什么都都可以。”韩文进脸色柔和下来。 韩念儿眼睛一亮,“四表姐有花花了,我也要给三表姐送礼物。” 韩文进视线看过来,沈琬昭略尴尬,怎么感觉自己真像个骗小孩子东西的人了。 “好,念儿想送什么都可以。” “大哥,念儿还小不懂事……” 韩文进看她一眼,警告道:“念儿还小,你不小了。” 韩五姑娘身体一僵,不敢再说话。 “哥哥,放我下来。”韩念儿得了准许,不安分地在他怀里乱动,韩文进从善如流地把她放到地上站稳。 韩念儿跑过来拉住沈琬昭的手,用力拉扯,“表姐和我一起回去,念儿屋子里有好多宝贝。” 沈琬昭无奈,对韩文进点头示意后便由她拉着走。 韩念儿跑得飞快,沈琬昭也跟着小跑几步才跟上,她自己住一个独立的小院,离韩明远和宋氏的院子很近,但中间被分隔开来。 “哎哟,姑娘您这是又跑到哪儿去了。”韩念儿的奶嬷嬷看到她满身泥巴,头发乱糟糟,手上也脏乎乎的,吓得连忙把她抱进怀里看了又看,最后确定她没伤着才放心。 “嬷嬷,快把我的箱子搬出来,我要给表姐挑礼物。” 李嬷嬷一怔,这才看向沈琬昭,把韩念儿往自己怀里带了带,给沈琬昭见礼,“奴婢见过三表姑娘。” 被她一带,沈琬昭就没办法继续握住韩念儿的手,把手收回来,冲李嬷嬷微微颔首示意。 韩念儿从她怀里挣扎出来,催促道:“嬷嬷,你快去搬呀。” “好,奴婢这就去。” 李嬷嬷告退,韩念儿又凑上来拉住沈琬昭,大眼睛盯着她,“三表姐,你真好看,比筠表姐还好看。” 沈琬昭笑笑,感情这还是个小颜控,蹲下来拍拍她道:“念儿长大以后肯定也好看,比我更好看。” 韩念儿瞬间笑眼眯眯,乐得直拍手,“三表姐不许骗念儿。” “绝对不骗你。” 韩念儿是个小话痨,两人聊得开心,都是韩念儿在说,沈琬昭搭话。 没过一会儿,李嬷嬷就从屋子里出来了。 韩念儿眼睛一亮,“嬷嬷搬出来了,表姐我们进去。”说完不由分说直接把沈琬昭往里面拖。 看得出韩大爷和宋氏都很疼爱这个小女儿,屋子很宽敞,中间一道花鸟画面屏风隔成里外两间,外间架子上摆着不少漂亮的摆件儿,都是小女娃喜欢的样式。 李嬷嬷候在门口,但韩念儿没唤她进屋。 一路被韩念儿拉到里间,就见暖榻上放着一口很大的檀木箱子,韩念儿爬到暖榻上,箱子都快到她腰上面。 沈琬昭上前,看到满满一箱子珠宝首饰被震惊了,她还是低估了韩明远和宋氏对韩念儿的疼爱。 “嬷嬷怎么只拿了这些。”韩念儿不高兴,小嘴翘得老高,又从暖榻上爬下来,哼哧哼哧地从床底下搬出来另一口小箱子,抱到暖榻上,大方道:“表姐,这些也是念儿的,你喜欢就拿去。” 沈琬昭低头看去,这次深深地被震惊了,小箱子里的首饰竟然全是百宝阁的。 百宝阁出的首饰,有它们特殊的小标记,既好看又方便辨认。 这箱子里起码有几十件首饰,就堆在一起,按沈琬瑶说的,百宝阁最便宜的簪子都要上百两银子,那这一箱子…… “表姐,你都不喜欢吗?”韩念儿见她迟迟没挑走,有些失落。 沈琬昭从大箱子里随便挑了个簪子,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脸颊,笑道:“我喜欢这个,就不跟念儿客气啦。” 韩念儿很高兴,“还有还有,表姐再多挑几件。” 沈琬昭摇摇头,“够了,这都是念儿的东西,我拿走这根簪子收下念儿的情意就好,再多拿就是贪心不礼貌。肯定也有人跟念儿说过,不能贪多失礼对不对?” 韩念儿想了想,点头掰着手指数道:“祖母说过,爹爹说过,娘说过,哥哥说过,大姐和二姐也说过。” 沈琬昭看着她这副模样,哭笑不得,但心里很暖。 ------------ 第二十四章 矛盾 “姑娘,夫人差人过来传话唤你过去,说是大姑娘回来了。”李嬷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大姐姐回来了!” 韩念儿本来在暖榻上玩耍,肉乎乎的小身子滚来滚去的,沈琬昭坐在边沿上拦着,怕她从上面摔下来。 一听李嬷嬷的话,立即坐起来就要爬下榻。 沈琬昭把她抱起来,“慢点儿,咱们先把鞋穿好。” 韩念儿点点头,乖乖的让她替自己穿鞋。一穿好,立马就往外跑。 李嬷嬷在门外差点被她撞上,急忙让开,“姑娘唉,你慢点儿当心摔着。” 沈琬昭也不紧不慢地跟上,李嬷嬷也并排走到她身旁,出声道:”咱们姑娘最喜欢大姑娘,从小就爱粘着,大姑娘出嫁那会儿闹了许久,连老爷夫人都哄不过来,最后还是大姑娘答应时常回来见见,这才作罢。” 说完又看向沈琬昭,夸赞道:“说起来表姑娘您和大姑娘还真有些像,咱们家大姑娘性子最是温和,与谁都和气,您看起来也是个和气人儿。” 沈琬昭视线看着在前面跑得很欢快的韩念儿,漫不经心道:“小孩子最会分辨真心,大表姐一定待念儿极好,念儿才愿意粘着。” 李嬷嬷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大姑娘当然真心疼六姑娘。” 沈琬昭笑笑,不再说话。 到韩老夫人院子的时候沈琬宜她们都在,连二房的老夫人和韩二爷的正室方氏都来了,很热闹。 沈琬昭一进门就看到宋氏众人围着一位女子在说话,二十来岁的年纪,梳着扬州府时兴的新妇发髻,皮肤白皙面容清秀,身上有着属于江南女子的温婉。 原来的沈琬昭见过韩秀芸的次数不多,但还是依稀认得出样子。 “姐姐,姐姐……” 韩念儿撒开腿跑过去,一把扑到韩秀芸怀里,使劲儿往里钻。 宋氏一把将她提回来,“跟个小皮猴儿似的莽莽撞撞,小心别撞到你姐姐。” 虽然是训斥,但宋氏话里没有责备的意思,掩饰不住宠溺。 韩秀芸也笑了,“娘,没事儿,我也好久没见着六妹了,想念的很。” 说到这个,韩念儿不高兴地嘟起嘴,“姐姐不回来看念儿。” 韩秀芸轻轻捏了捏她的肉脸,笑道:“那姐姐就在家里多住几日,多陪陪念儿怎么样?” 沈琬昭清楚地看到,这话一出来,屋子里有些人脸色悄悄变了。 扬州府虽不比京中,但也没有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久住的道理,猜测韩秀芸定是在夫家遇了什么事儿。 说起这个,沈琬昭最开始知道的时候还很惊讶,韩秀芸嫁过去的竟是崔家。 她听沈云继说过,崔家跟宋家虽然面子上还过得去,但其实少不得暗暗较劲。 这很正常,都是扬州府最顶尖的几个家族,怎么可能没有利益冲突。但韩家不一样,当家夫人出自宋家,按理来说韩家应该跟宋家同一阵营才是,怎么韩秀芸又嫁到崔家了? 想两边讨好?韩家大爷看起来不像是连这点儿都拎不清楚的人啊。 她这边还在想,那边宋氏就道:“想回家里住就安心住着,你的院子还给你留着呢。” 宋氏当作没看到众人的心思各异,笑得很温和,但话里有力量。 韩秀芸脸上的笑意也更真切了,眼眶微红连忙低下头去。 “大丫头回来住,那崔家姑爷呢,没跟过来?他难道舍得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回娘家住着,看都看不到一眼?”突然插进一道不太和谐的声音。 韩秀芸身子微微僵住,不大自在道:“他近日有些忙。” “再忙也不冷落大丫头你啊。”方氏虽然说得心痛,可怎么看都更像在幸灾乐祸,“你年纪小不懂,不是二婶瞎说,这男人啊,还是得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才放心。不然万一把心思落在外面那些贱人身上了,那是想收都收不回来啊。” 她越说,韩秀芸面子上就越挂不住。 偏偏方氏仿佛不知难堪似的,一个劲儿地停不下来。 宋氏眼底闪过一道冷意,面色冷淡道:“他们小辈之间的这些事二弟妹也不知道,就不用操心了。” 插手晚辈房里的事,可不光彩。 方氏讪讪道,“我这不也是盼着大丫头好么,她从小就性子软和,崔家那些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万一欺负到秀芸身上来怎么办。” “怕什么?”宋氏平淡道:“韩家虽然不如他崔家富贵,但也不至于叫自家闺女在外受欺负,再说芸儿还有外家呢。” 方氏哑口无言,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宋氏虽不是宋老太傅所生,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宋家嫡女,管宋老太傅叫声伯父,宋家就是她的底气。 就因为出身,她被宋氏压了几十年,不甘心也没办法。 韩二老夫人摆脸训斥道:“哪有一有事就叫外家出头的道理,也不怕说出去叫人笑话。” “大丫头,你身为长姐,更应当事事做典范,遵守夫家婆母教诲,不能顶撞长辈,事事以你丈夫的心思为主,哪儿能由着自己性子来。 像你这般一有事就跑回娘家,这说出去,别人还以为咱们韩家不会教女儿呢,日后你下面几个妹妹怎么说亲事。” 宋氏气得险些没维持住仪态,但二老夫人是长辈,她若顶撞会落人口舌。 “好了!芸儿不过是回个娘家住几日,就叫你们说的犯了天大错事一样抓着训斥,我看着芸儿长大,若说到乖顺,家里这个几个丫头有谁比得上她,不管谁都别给自己脸上贴金。 就说那崔家,莫说芸儿若真受什么委屈我就是拖着这把老骨头也要上门去讨个说法,他们势大又如何,韩家做不来那低声下气的事儿!” 韩老夫人手里握着红木镶玉雕花纹拐杖,重重杵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韩秀芸看着韩老夫人的模样,眼泪险些流出来,“祖母放心,芸儿没事儿,我就是想您和爹娘了回来住几日。” “那就住,想住多久住多久,韩家还养得起你,我看谁看在背后乱嚼舌根子。”韩老夫人斩钉截铁,视线威严地扫过一圈屋子里的人。